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:百度百科,东方体育日报等(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)。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,细节有所润色,理性阅读,本文仅供参考。
文 | 星光情报站
编辑 | 星光情报站
一、见证盛衰,崇德广业
杨绾,这位身世贫寒的士子,早年为了供养母亲参加了科举考试。尽管才学出众,但杨绾自觉不如人意,常感到自卑,“每属文,耻于自白,非知己不可得而见”,也就是说,他是那种典型的“做题家”,擅长笔试,但面试时却心生恐惧。然而,天宝十三年(754),唐玄宗对进士考试的要求做出了新的调整,除辞藻华丽外,还要求考生写诗赋,杨绾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,最终名列第一,荣升右拾遗。
作为皇帝的近臣,拾遗负责向唐玄宗呈报政事,传达政令。在此期间,杨绾凭借其卓越的诗赋才华得到了皇帝的宠爱,仕途一片光明。然而,风云突变,天宝十四年(755)爆发了安史之乱,彻底改变了大唐的命运。大唐的盛世梦破碎,藩镇纷争、奸宦权臣横行,唐玄宗被迫逃亡,国家步入乱世。此时的杨绾,虽身陷叛军控制的区域,心中却始终怀抱着恢复唐朝政权的梦想。尤其是得知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,且为筹措粮草深入艰难的境地后,杨绾心中的忠诚与复国之志愈加坚定。正是这种忠义,使得他在肃宗心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。
展开剩余73%杨绾侍奉肃宗、代宗两朝,因其清正无私的品行,逐渐赢得了朝野上下的高度信任。作为中书省的“阁老”,他负责管理朝廷政务,并且以公正无私著称。他不徇私情,处理政务时,总能做到公平、公正,且倡导简朴的官场风气。尽管杨绾的做法有时得罪了权臣,如元载等,但他坚守自己的原则,始终如一。
二、唐之贤相,人心自化
杨绾的清廉与正直,恰恰与权臣元载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元载早年生活贫困,极度渴望权力与财富,他通过手段不断积累私产,甚至豪华府邸连绵不绝,财富的积累让他变得目中无人,甚至一度试图左右朝廷大权。他拥有数十座别墅,百余婢女,生活奢靡至极,甚至做出种种不法之事。而杨绾则截然不同,他一生保持清贫,且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。杨绾的独立与高洁,也让元载心生忌恨。
尽管元载为大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,但最终因权欲膨胀,令朝廷气氛越来越腐化,代宗不再忍耐,最终将其斩首。杨绾被任命为宰相,代宗的选择并非偶然,而是因为杨绾的清正无私,能够起到标杆作用,树立清廉治政的榜样。刚上任时,杨绾并未沉浸在这一喜讯中,反而多次请求让位,但代宗始终不准,理由非常简单。虽然代宗平定了安史之乱,但朝中宦官与权臣如元载、李辅国、鱼朝恩等,已经逐渐腐化,代宗选择不再对这些人手软,最终决定让杨绾担任宰相,依靠他的公正与清廉来振兴朝政。
杨绾的标杆作用开始显现。当杨绾上任宰相的消息传开后,朝中许多腐化已久的官员纷纷改变风气。郭子仪,作为唐朝的名将,将宴席上庆祝的人员减去五分之四;崔宽,作为御史中丞,拆掉了自己的豪华宅子;黎干,作为京兆尹,也减少了随行的护卫,这些举动使得整个朝廷风气焕然一新,宰相杨绾以身作则,成为了大唐清廉治国的象征。
三、人心所归,何夺之速
杨绾为何未能早早担任宰相?除了他的清廉正直,另一个原因则是他所处的时代背景。唐朝由于安史之乱的波及,中央权威受到严重削弱,宦官权力逐渐膨胀,代宗必须依赖这些宦官来稳定地方。然而,宦官的腐化迅速,权力欲望日渐膨胀,最终导致朝廷局势更趋复杂。而相对而言,杨绾凭借着一颗公正清廉的心,逐渐获得了民众的支持。尽管他没有通过拉帮结派的手段获得权力,但他的高尚品质无疑是他被推向宰相宝座的最大原因。
在宦官与权臣纵横捭阖的乱世中,杨绾的出现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,照亮了大唐政治的迷雾。他以自己清廉的作风,带动了整个朝廷的风气,成为大唐民众心中的楷模。可惜,杨绾在他实现大唐政治复兴的道路上,仅仅立足了几个月,就因重病离世。对于他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悲剧,更是大唐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贤相。
他的死讯传来,代宗“震悼久之,辍朝三日”,这一反应,充分体现了杨绾对代宗的巨大影响。代宗不仅为杨绾家族赠送了大量财富,还亲自为其举行了隆重的丧礼,实在是久违的恩遇。杨绾的早逝,代表了大唐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,而这种“夺杨绾之速”的悲哀,实则是大唐政治环境未能恢复的缩影。
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:百度百科,东方体育日报
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证券-炒股配资网址-股市配资开户-找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